工作流梳理

最终流程

Routine

  • 每日
    • 早晨:查看兴趣日志,阅读相关内容 (30分钟)
    • 日间:规划任务,专注工作学习
    • 夜间:汇总今日记录(30分钟)
    • 睡前:关注发散清单,发散阅读吸收(30分钟)
    • 中午:保持灵活性(约2小时)
  • 每周
    • 周日上午:系统整理笔记(3小时)

Principle

  • 输入
    • 兼顾专业度和发散度
    • 兼顾传统和趋势
  • 记录 (及时)
    • 纸质(书籍、打印文稿等)
      • 划线或便签记录关键观点、想法
    • 桌面端(坐在电脑前)
      • 在 Obsidian 的 InBox 中记录
    • 移动端(手机为主力时)
      • 使用 JustOnePage、相机和录音记录
  • 汇总 (每日晚间)
    • 信息汇总到 Obsidian 中 ,防止信息积压后不处理
    • 自动化工具:
      • OCR , Obsidian plugins ...
  • 整理(每周日)
    • 每周日进行一次的系统化整理
      • (1)重述内容
      • (2)主题分类
      • (3)原子化(卡片化)
      • (4)多角度审视 & 笔记关联
      • (5)可视化 [可选]
  • 输出(不定期)
    • 渠道
      • ZJun.life 输出随记(中 / 英 版本)
      • Tech.ZJun.life 输出技术内容
      • 需要有一个读者互动的渠道
    • 要求
      • 简单简单简单
  • 回顾
    • 在笔记中落地 Spaced Repetition 方法论
    • 定期更新笔记内容、迭代笔记结构

Tools

  • Paper & Pencil
  • JustOnePage & Obsidian
  • Camera & Recorder
  • Calendar & Reminder

流程梳理过程

  • 输入 [习惯化] , 输入关注的是信息的来源,有哪些以及如何获取
  • 记录 [及时化] , 记录关注的是如何快速的将需要记录的信息记录下来
  • 整理 [主题化 & 原子化] , 整理是将记录进行整理再创造的阶段
  • 输出 [简单化] , 输出关注的是与他人思维的碰撞
  • 回顾 [系统化] , 回顾关注的是内容的持续性内化更新

一些零碎观点

  • 信息获取后进行重述很关键,没有思考的参与,信息只是信息
  • 一开始不要陷入到各种工具中,也不要陷入到某个具体的细节
  • 明确你想要什么,比如阅读一本书,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想从书中获取什么(闲暇阅读除外)其实回忆之前的经历,闲暇阅读中虽然不需要有那么强的目的性,但最好在过程中调动思维,这样阅读的内容才能更好得内化,避免出现过了没多久再次翻开感觉就感觉完全没读过一样
  • 对于笔记,原子化以及系统化,就像卡片笔记中所提的那样,听起来很简单,起来很容易做不到位,需要反思和迭代
  • 明确目标之后需要做任务的拆解,而不是只写下一句我要做什么什么,任务的拆解是一个值得细说的话题,例如可量化、任务之子任务、专注、设置时间周期、留有余地等等
  • 文档化信息梳理是一个不错的方案,通过在文档中梳理来引导出更多的想法,不需要一开始就想好文档的结构,而是开始梳理就开始书写,慢慢就会涌现出很多想法,不要只在脑子里想,要开始做
  • 哲学角度思考自己的学习和成长过程,培养元认知能力,即对自己认知和学习方式的认知
  • 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工具越越好,不要陷入到各种生产力工具中